top of page

ARTIST

%E8%B3%87%E7%94%A2%2011_edited.png

郭佩奇

Pei-Chi,KUO

策展人

Music Portrait | 藝術家

  • 灰色的Facebook圖標
  • 灰色的YouTube圖標
  • 灰色的Instagram圖標

郭佩奇,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,作品實驗聲音藝術的可能性 ;2012年開始發展《聲音肖像》系列,結合音樂、聲音與視覺藝術,從體驗社會環境氛圍,善於將人與人之間的政治、權力與矛盾關係轉化成創作。郭佩奇的創作圍繞著台灣與國際間,不管是兩岸議題,或是與國際政治情況的關係,反映台灣人自身意識形態的矛盾與衝突。

劉威延

Urich Lau

Code File|藝術家

  • 灰色的Instagram圖標

劉威延,生於1975年,2004年畢業於澳洲墨爾本皇家技術學院,美術研究所,新加坡視覺藝術家,同時身兼獨立策展人與藝術教育者,專注於錄像藝術、攝影與新媒體藝術,作品曾展出於新加坡與國際間,目前是新加坡藝術學院LASALLE 的專任講師,也是藝術團體INTER–MISSION與studio Hothouse的創辦人。

資產 7@3x.png
S__67747859.jpg

鄧雯馨

Wen-Hsin, Teng

WuLi-Lab|藝術家

  • 灰色的Instagram圖標
  • 灰色的Facebook圖標

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所碩士。創作領域為電子合成音樂、錄像、錄像裝置及劇場聲音、影像設計;長期關注科技與人的關係,並試圖以音像藝術,探討真實靈魂及虛擬數位化的呈現。曾獲文化部2015年藝術新秀、2016年第七屆數位藝術表演獎⾸獎、2018年國立臺灣藝術⼤學第 47屆傑出校友獎。

梅心怡

Delphine Hsini Mei

WuLi-Lab|多元表演藝術家

  • 灰色的Instagram圖標

美國伊利諾大學跨界藝術藝術史雙學位,副修舞蹈戲劇,芬蘭肢體劇場高文憑,獲美國基金會巴黎獎學金,獲歐盟國際獎學金進駐歐洲,荷蘭舞蹈駐村邀請。作品遍佈東南亞歐美南美。訪談見於歐洲藝術雜誌,上海藝術科技跨界平台,美國SD舞蹈雜誌。

資產 1.png
資產 2.png

Daniel Ditlevson

WuLi-Lab|聲音藝術家

目前住在台灣台北。以卡式錄音磁帶、現場錄音及無線電頻率,透過物體及各種電聲製作聲音拼貼,以進行表演和錄音。通過聲音蒙太奇,聲音藝術成為情感和體驗交流的渠道,創建聲音環境與聽眾無聲抽象的交流。他的目的是研究互聯世界中的信息、經驗和斷開連接的混亂本質。通過他對特定時間的刻印記憶,以物理操縱,將特定的聽覺瞬間重新詮釋,並將其重新混音為新的音景。

吳思嫺

Star Wu

WuLi-Lab|人聲

在各種不同的表演領域裡找尋著自己表達方式的高雄人,表演領域橫跨戲劇、踢踏、Swing、街舞、爵士音樂歌手,找到了屬於自己融合肢體律動及聲響的表演方式。現與Leo37+Soss合作,參與藝人Demo錄製、配唱製作及歌唱教學,另也參與舞蹈或劇場製作,演出經歷遍佈各大音樂祭、藝術節。

  • 灰色的Facebook圖標
資產 6.png
資產 4.png

陳彥宇(方丈)

Yen Yu Chen

WuLi-Lab|鼓手、打擊樂手

混錄音製作人,詞曲創作者。2018年於洛杉磯Musicians Institute 畢業後開始投入於音樂製作,後期與影視廣告的工作領域。

曾增譯

Mike Tseng

WuLi-Lab|鋼琴

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音樂學院(Koninklijk Conservatorium Brussel) 爵士音樂系,專攻爵士鋼琴演奏,師事鋼琴家Diederik Wissels以及Nathalie Loriers。2009年取得演奏碩士學位,2014於第25屆金曲獎以專輯《曾增譯.共聲体三重奏》,拿下演奏類「最佳專輯獎」及「最佳作曲人」雙料大獎,也為他的創作之路寫下里程碑。2020於第31屆金曲獎與蘇聖育、林冠良以《Ciao Bella》專輯獲得演奏類最佳專輯獎。

資產 5.png

洪譽豪

Hung Yu Hao

Wanderland|藝術家

1989年生於台北,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。創作主題專注於新媒體情境中之虛擬與現實表現於地理誌圖像,緣自自身住所的生命經驗,藉長期觀察台北市萬華區的各種市井映像,在常民空間投注社會認知與群體流動的凝視經驗,進而以空拍攝影錄像、3D掃描及虛擬實境VR製作,使個人在時間上的探知,感受在地社群網絡不同維度的場所感。

螢幕快照 2021-08-02 下午8.38.33.png
bottom of page